1.金属化配方。
这是实现陶瓷金属化的前提,其配方需要精心、科学地设计。
2.金属化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。
金属化温度可分为以下四个过程:
1)温度超过1600℃为超高温;
2)1450~1600℃为高温;
3)1300~1450℃为中温;
4)1300℃以下为低温。
烧结温度要适宜,温度过低,玻璃相不会扩散迁移;温度过高,金属化强度差。
3.金属化的组织层。
金属化工艺决定了金属化层的组织结构,组织结构直接影响焊接体的最终性能。要获得良好的焊接性能,首先金属化层应为致密的膜层,结合强度高。如果金属化层微观结构层次分明,界面处均未观察到连续的脆性金属化合物,则脆性及裂纹扩展的概率就会降低,界面裂纹较少,有利于减少焊料渗透。说明金属化层致密性好,结合强度较高。

哪些因素会影响陶瓷的金属化
4. 其他因素。
影响陶瓷金属化程度的因素还有很多,需要引起重视,比如粉末粒度及合理级配的影响,粉末太细,表面能大,容易形成团聚,影响涂层的平整度;粉末太粗,表面能下降,导致烧结温度升高,影响烧结质量。另外,涂层方式、涂层厚度也会对陶瓷金属化产生很大的影响。
我们在金属化陶瓷方面有30年的生产经验,如果您有更多问题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。

哪些因素会影响陶瓷的金属化